沉迷氪金手游不能自拔

不知不觉,好像又快一年没有更新这里了。

这一年我在干什么呢?

我又沉迷于电子海洛因了。

 

以前我是很鄙视在手机上玩游戏的,因为姿势不对呀!

对于长期被颈椎病折磨的我来说,用一会儿鼠标都会头晕肩膀痛,正确的游戏姿势只有窝在沙发里拿着手柄对着电视机。

而手机,尤其是触屏only的手机那不堪的操作体验,我一直以为出了推gal以外真的没法玩什么了。

 

前几年曾经莫名其妙的不小心入坑了扩散性百万亚瑟王,从日版一直到盛大代理的国服。后来实在是肝不动了,也被贴吧上各种神壕给吓怕了,果断弃坑。

大约是前年(2014年),追番之余又入坑了爱生活(Love Live!),依旧是盛大代理的国服。我比较手残,也没啥音乐细胞,对小姐姐们的爱也不是很强烈(我推的是花阳),陆陆续续肝了一年吧,因为工作原因不方便上班时候肝活动,也弃掉了。

期间还接触过崩坏学院、乖离性百万亚瑟王等等。

去年(2015)年国庆的时候因为无聊所以下载了PS4的Diablo3,重温了一下。话说玩D3玩得还挺High的时候,某天上厕所刷知乎看到有人说起PAD(智龙迷城),顺着就八卦下去,然后知道了现在玩的这款怪物弹珠(Monster Strike)。

那时候怪物弹珠的国服(腾讯代理)已经挂了。看网上说这款游戏如何如何不适应中国国情,不适合大陆玩家。而一向追求逼格自诩有品味的我自然想去体验一番。正好有台服嘛。

因为之前只锁定了Google Play的美服和日服帐号,于是专门上网搜索了个临时的香港SS服务器,挂上去随便买本免费的书(好像是老夫子漫画),就又有了一个锁定港服的Google Play帐号了。下载怪物弹珠,体验之。

怪物弹珠这款游戏确实十分对我的胃口。新手接触的时候,入门关卡都挺简单的,随便乱打就好。加了个Line群,里面大都是台湾玩家。只要和好友每天打够一定的场数,就送宝珠,然后去转蛋,基本不用课金。上网查攻略(主要是去巴哈姆特),学着把大家说好用的弹珠升满,然后去挑战更难的关卡。现在还记得,我刚开始玩的时候抽到的角色是樂佩、樱木莉莉和樱。

当然开始尝试挑战超绝难度的关卡时候,发现好难,无论如何都打不赢。一开始我是想着随便休闲玩玩,打不赢就算了。可是看着别人轻轻松松能打过,我还是心有不甘。于是我上网找视频学习。

翻了一下B站、优酷什么的,视频都不多。我再去由于youtube上找了下,感觉像是发现了新世界。以往我很少看youtube的,只是偶尔上去看看大新闻,提高一下姿势水平。想不到各位实况主上传的游戏视频还是挺有趣的,特别是还有粤语的视频,听着感觉很亲切。后来我主要都是看粤语的游戏解说,特别是这位:TIK LEE

怪物弹珠是一款出了以来珠子强度和适应性之外,还有一定技术要求的游戏。可是偏偏我手残……看了视频以后,我发现手残也可以玩!这是一款战略性>战术>技术的游戏。战略的东西攻略里面写得清清楚楚,战术看实况主解说就能学会。

在我玩弹珠快一个月的时候,2016年1月1日,单抽抽到了迷你裙——拿破仑。进化后是水属、反重、神杀手,SS号令。自己去挑战超绝关卡伊邪那美,居然过了,并且掉金蛋了!当时阵容是水蝶、樂佩、拿破仑,加上好友的罗密欧。

然后就这样完了三百多天。好多次都是在我觉得有点疲惫,想要弃坑的时候,突然给我惊喜——或是抽到了心仪的角色,或是攻略了高难度的关卡。在玩了大约两百天的时候,终于把所有超绝的角色都集齐了。玩了大约两百五十天的时候极运了第一只超绝月读。

恶俗地说一句,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虽说台服有羁绊系统送珠子,可是有时抽不到想要的角色,一冲动起来我就会课金。主要也是因为课金太方便了,通过Google play,点一下,输入密码就完事了。关于课金这个问题,我后来深深检讨过。不过其实每个人总会有花一下别人无法理解甚至觉得傻X的钱,自己开心就好了。

游戏就说到这里吧。接着回顾一下工作。

 

说到工作我的躁郁症又要犯了,容我先去倒杯酒舒缓一下心情。

……

不高兴!家里只有啤酒和一个忘记是什么的甜酒。这种时候果然还是需要威士忌呀。恶俗的双十一时候看看有没有便宜的威士忌,去搞一点吧。

谈到工作,还是要从去年的互联网增值项目说起。

去年不知天高地厚,我暂离了原来的部门,去了公司的互联网增值项目组。做项目的一年,到不是很辛苦,还挺快乐的,但是结果不如预期。期间我深刻地感觉到自己的幼稚、软弱和无能。所以最终在组建新公司的时候,我停步了。我又想到了曾经被数学折磨不堪的高中时期,出了当记者之外的另外一个念想——将来做一份不需要发明创造,只要按部就班的工作。所以我选择回到原来的部门继续做回维护。

当时部门的领导也找我谈过,说做维护做来做去都是那些东西,对年轻人来说进步也不大。正好部门今年承担了很多新项目,建议我尝试一下去开发组试试。我说那也好。

没想法今年公司变动非常大,要上好多项目。连之前和我谈话的领导也调去别的部门做新项目了。原来维护组也有不少同事调去做项目,所以非常缺人。又有领导找我谈了谈,说维护缺人,不如先回来做这维护,到时候有感兴趣的新项目也可以去参与。我居然就这么点头了。

这就尴尬了,我的立场非常尴尬。维护要做,而且因为人手少了,所以维护的压力更大了。而新的项目居然也多少参与了一点,弄得我顾此失彼。

最糟糕的七八月份时。

一开始是莫名其妙的接了一个新系统的开发。一开始我以为我只是作为新系统将来的用户和维护者的身份参与而已,谁知道做后整个项目基本只是我和一些新来的毕业生在做。我不懂写代码啊,也不懂什么项目管理,我懂个球啊。我顶多不就是租个VPS拿来给自己翻个墙写个博客而已。

然后是又要和审计对接,提供数据。我一个人来给审计提供数据!我不懂财务,我不是数据库管理员,我不直接做结算业务,我平时只是做维护的呀。

再来,公司要和IBM合作搞大数据。领导拉了一车服务器过来,叫我装个系统。我不是系统管理员啊,我从来没做过Raid没装过Linux啊。我玩手游手腕劳损搬不动机器啊。

于是七月八月我几乎每天都到十二点,节假日也是中午回公司折腾到晚上。因为上班时间我要维护啊。一堆电话打过来,一堆QQ头像在闪烁,一堆人喊我的名字,根本没法静下心去思考去做其他事。

家人对我经常非常不满。虽然他们嘴上是在讨伐我们公司,但是实际上说的是叫我什么“干的不开心就别干了,做点什么不好”。我当然知道做点什么不好,但是我不会做点什么呀。我大学专业是工科啊,我大学没去上课都是上厕所、睡觉前或者约女同学的时候顺便学的啊,我的专业知识没法忽悠人啊。偏偏我们公司的业务还这么偏门,全省就这么一家。那我能做点什么?什么都做不了。

每次他们叫我不如辞工算了,我就只能不作声,默默数落自己。

逐渐问题开始出现了。我无论是吃饭时、睡觉时、打游戏时、看动画时,心里都在想工作的事。怎么样可以赶紧把工作做完呢?我想啊想,想不到办法,可是还是在想。没法好好吃饭,没法好好睡觉,这也就算了。可是我都没法认真打游戏,没法专心看动画了。

这种事情刚上大学前两年我遇到过。当时因为学不会数学,几乎所有专业课都没法学。我很苦恼,失去了看书、踢球、打游戏这三个支撑我经历十二年天朝教育磨难的日子的爱好。后来我是破罐子破摔,我他妈就是不学了,这才缓过来。但是现在父母都退休了,女儿还没读书,我不能真的就不上班天天在家里睡觉啊。而且就算我不上班,也不可能在家里睡觉,肯定要受尽白眼老老实实做家务。

像《挪威的森林》里面的描写,紧绷的弦断了。

我发到了微信朋友圈,说我怀疑自己有抑郁症,我要去看病。领导来关心我,留言叫我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上班时也专门找我谈了一下,安慰我。当然,工作还是要做的。

后来我去医院看了一下精神科,医生说是有焦虑和抑郁,叫我不想做的就别做,不要勉强自己。

现在可能稍微好了一点吧。虽然工作还是照常做,不过很多时候我会对工作假装不知道,在大家找人处理问题的时候悄悄躲起来——终于我不仅变成了小时候自己讨厌的那种人,也变成了刚才我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其实我应该继续写写家庭的。女儿、妻子、父母。我不是不在乎家庭,家庭应该就是我的日常,像空气,离不开,也看不见。我甚至不习惯站在一个第三人称的视角去看我的家庭——它不就是我身边的一切吗?所以在平静是,我很少激发出对家庭浓烈的感情。对于家庭,我很少去记录,我更愿意去感受。

漂亮话是这么说了。有时我也会恐惧,像我爸整体警告我的,恐惧这被我当成理所当然的一切突然离我而去。就好象睡觉前,突然失去了思维。或者醒来时,突然看见了光明。

 

对着电脑时间长了肩膀就开始痛,颈椎不适,头晕。幸亏单纯打字几乎可以不用碰鼠标,双手只在键盘上跳跃的话还好一点。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迟些如果我心血来潮换了手机的话可能会再来谢谢。现在初步是打算等Google Pixel的港版上市以后考虑购买。话说最近这个翻墙的SS服务器也老是出问题,不知道这种日常翻墙的生活还能坚持多久。包括前几天考虑入锤子的M1(可是没货了),我已经好多次想妥协干脆待在天朝局域网拉倒了。毕竟省心啊。

未来我想看到的很多很多,但是怎么感觉大都是不怎么可能看得到的呢?

又兩個月沒有寫了

看了下上一篇blog,還是10月份剛拿到moto360時候寫的。

現在,moto360正戴在我手腕上,用得很歡快。

續航非常滿意,前段時間週五去香港,週日回來,睡覺切飛行模式的情況呀電量足夠用。

當然我主要還是用來接收和查看各種通知,使用得不算特別深度。


十月底和朋友三家人帶著孩子去了香港迪士尼玩。

週五晚坐大巴到荃灣的酒店,次日坐地鐵去迪士尼。

本來這個時候應該是貼圖時間,可是從手機裡面把照片複製出來再上傳到圖床,再獲取連接,好麻煩。直接去Google photos那裡拉連接貼的牆內有看不到。

總之就是懶啦,就不貼圖了。

孩子們玩得很開心,家長們稍微有點受到驚慌。其實就是裡面的幾個類似過山車(其實也沒轉圈)的項目,小孩子不害怕,大人心裡反而有點承受不了。

話說香港的迪士尼好小,一天下來都走了好多圈了,感覺還沒有中大地方大。


Nexus6升級了6.0之後兼容性還算好。Google play上下載的apps基本沒問題,個別apk安裝的本地apps會出問題,比如盛大代理的愛生活

但是很惱火的是在11月有兩週手機突然出現莫名其妙的發熱和耗電,每次一旦出現就要重啟後才能恢復正常。查看了電源管理,發現主要是系統耗電飆升,都超過屏幕的耗電量。最後無奈只能下載工程鏡像重新刷了一次機。刷機後只從Google play安裝apps,要用apk裝的就裝去那台老的Nexus4上。目前Nexus6使用情況算是良好了。


國慶時候有幾天無聊,買了ps4版的Diablo3。沒想到用手柄玩還挺好玩的。

主機遊戲的好處就是體驗穩定,不用考慮什麼加內存換顯卡超頻CPU,支付下載了就能舒舒服服的玩。

玩遊戲玩得連新番的進度都有點荒廢了。

後來又迷上一款手機遊戲了,就是據說在日本很火的怪物彈珠(Monster-Strike)。結果我正要玩的時候,發現騰訊在去年代理了,然後今年就關服了。

考慮了美服、日服和台服,最後還是因為語言原因選擇了台服。折騰了一輪把某個google帳號綁定了香港的Google play,裝了遊戲。

開始玩這個遊戲的時候是想著隨便休閒下,可是還是沉迷進去了。在台灣網站的公告版找到一個新的遊戲Line群,天天和大家聯機。所以手機和電腦的輸入法現在長期都的切換成繁體字了。

不得不說日本人做的遊戲還真是古怪。數據雖然是保存在服務器上,可是並不是隨便找台設備登錄帳號,而是用引繼。新裝遊戲開始的時候可以選擇開始新遊戲或者引繼。引繼的話就把另外一台設備用Google帳號保存的數據繼承過來目前這台設備,並刪除Google帳號保存的數據。

也就是說這個引繼功能只是讓玩家換手機的時候可以用新的手機繼續玩原來的進度,卻不支持玩家經常切換用多台設備來玩同一個帳號。於是我的Nexus6做工時間和充電頻率都大幅飆升。

連台服的網絡還是比較痛苦。感覺用聯通的4G沒問題,可是用wifi走電信的話,經常會各種卡。這時候心裡不免問候騰訊,這麼有趣的遊戲就被他做砸了。


十一月我還堅持每天下班後在公司的健身房鍛煉。

一開始是跑步,每天跑個兩三公里。兩週下來膝蓋有點不舒服,就害怕了。

然後聽說橢圓機對膝蓋負擔沒這麼大,於是改成每天下班踩二十分鐘橢圓機。又是兩週下來,膝蓋真出事了。

走路都痛啊,不走路也痛。連晚上睡覺蹬被子都痛!

現在只好放棄了,只能盡量少吃點讓體重減下來一點再說吧。


最後說說工作。

項目本來在緩慢地發展,我們也在設計和開發二期的新功能、新界面和新活動。

這時候,領導突然說:

這個項目明年不要了!

WTF!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公司一直在和其他民資談合作的事情。目前談了一家,打算雙方合資成立新公司。

計劃是今年年底成立新公司,將我們公司目前和將來的所有互聯網相關業務都轉移到新公司去。

領導說我們項目架構什麼的都不好,打算在新公司重新做一個。現在這整個項目都不要了

大家的心情都很悲涼。然後工作也都基本停滯了。

當初成立項目組的時候也說過考慮成立新公司來運營項目,並且說會有股份。

現在的情況就很微妙。

兩家公司共同出資成立新公司,對面過去二三十號人,我們項目組六七他人可以選擇是否過去。

新的產品說是對面公司原來已經有開發中的,直接拿來用。我們現在的就不要了

我們過去新公司的話,必須放棄目前國企的身份,以後有什麼問題就自己另謀出路。

口頭許諾給我們千分之二左右的股份,一比一出錢買。但是說為了讓新公司盡快成立,這部分股份要由別人代持,並且相應的投票權也要放棄。

新公司是創業公司,工作職責並沒有明確劃分。每個人都要做各種各樣的工作。

新公司待遇盡量爭取不低於目前的水準,福利別想。每週六天工作制,並要做好長期加班的準備。

“能休年假嗎?”

“你是過去幹活的還是過去休假的?”

結果現在大家都趨向於不去新公司了。

我還是糾結了很久。

不是為了拿點股份或者上市這種忽悠人的大餅,而是個人的價值。

一畢業就待在國企,待得越久就越缺乏市場競爭力。我又不是能做管理的人,也不善於和人打交道,還不精通專業技術,這樣下去怎麼想都不對勁。

所以當初專車火的時候我很高興——終於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去賺錢的。當然後來補貼少了就沒法做了。

如果去新公司是切切實實能在前線積累到技術和經驗,提升個人的市場價值,那辛苦點收入少點我到無所謂。可是這個架勢我很擔心自己能否融入新公司,更擔心日常工作上能否有我的一席之地。

如果過去了,又變成各種打雜,還要加班打雜,還要收入降低,並且承擔這個公司不知道啥時候就開掉我或者倒閉的風險,那去毛線啊。

所以現在考慮的更多的是目前的工作如何交接掉,還有將來自己留在目前公司所處的位置。

我是一個比較懶惰而尤其怕麻煩的人。這種事情實在是想不清楚。

結果就是我有沉迷到遊戲裡去了。


最近在同一個vps嘗試搞了hexo的博客,感覺訪問起來速度似乎比這個wordpress快。我又是一個既懶惰又是不是想折騰一下的人。結果就是折騰了hexo最後又嫌從wordpress遷移過去麻煩,至今hexo那裡成了一個亂七八糟記筆記的地方。

一開始是覺得用手機寫hexo的話,還要ssh上去vi來寫文件很不科學,就嘗試做了個頁面直接輸入然後保存成文件。設想是保存了文件以後,在用頁面運行php的exec函數來執行腳本去生成hexo的頁面。可是php確實執行了腳本,腳本也沒有問題,但是hexo n和hexo g的命令卻不成功。想了想估計是權限有問題。

這個時候暴露出沒有好好學習的短處了。顯然不應該直接給所有權限,但是我又搞不清楚具體要給哪個用戶那些權限。偷懶,變成頁面輸入後保存到文件,再ssh上去執行以下腳本。這樣勉強也能接受吧。

話說本來還想在輸入頁面做個密碼驗證。可是密碼文件放在網頁目錄下又不安全,放在別的目錄下還是權限有問題。密碼如果放到數據庫的話,還要折騰數據庫。於是這事情就這樣又扔一邊了。

最後自我安慰,如果wordpress遷移到hexo的話,原來的評論就不知道怎麼處理了,所以還是就這樣吧。

Moto360二代初体验

淘宝2058软妹币买的,现货美版42mm黑色皮带(就是Google Store在卖的那款啦)。

其实我是很惊讶,我9月29日下的单,居然他就有现货第二天就发货过来了。

 

因为我比较懒,开箱啊,照片啊什么的就不提了。

做工我也没细看,乍看起来没啥问题吧。

 

长按唯一的一个按钮,开机。

然后是选择语言。粗略看了下,似乎没有中文。于是我就选择了美国英语。

然后就提示叫我充电了……

放在无线充电座上,继续。

显示配对名字,叫我手机用Android Wear配对。

时间关系我早就在Google Play下好了Android Wear。打开Android Wear,又提示我开蓝牙,于是打开蓝牙。

接着Android Wear里就看到了那个Moto360XXXX的设备,点击配对……失败。

不知道为啥失败,那就再来一次吧。成功了。

手表上显示同步数据。手机上有一个演示,可是不知道为啥我播放不了,这个不影响。

同步挺久的,可能和我手机上装的apps有关。同步完以后手表里面就已经有了Google Keep、Amazon、Paypal、微信这些我手机里有的apps。可是为什么没有Gmail?没有Inbox?那怎么收邮件呢?这个问题我困惑了很久,上网搜索,去Google Play找,也没找到对应的Android Wear版本,只是找到了Evernote的对应版本。

后来发现其实不需要装这些,只要是会在手机顶部弹出提示的,都会推送到手表上。

先说下微信吧。虽然我一直不喜欢微信,是被迫使用。不过微信还是做得不错的。收到消息可以看文字,无法听语音。可以回复或者向常用联系人发送信息,发送方式可以选择语音或者语音转文字。

而我用的另外一个通信工具Telegram没有专门的Android Wear版本,只能收消息和用语音转文字的方式回复。

 

因为国庆放假,所以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发呆或者在外面发呆,虽然戴着表也只能算是轻度使用。

续航看起来很不错,反正我出门戴个半天,电量也就是掉到80%多。

在Android Wear里设置了当连接手表时,收到消息手机不提醒。就是说当手机和moto360连接时,什么电话、短信、邮件、通知、各种apps的推送,手机统统不会响,转由手表振动来提示。

这个功能出门在外挺好的,反正手机在口袋里也经常漏掉消息。可是在家里就要调整了,否则回到家手表一摘,手机一放,什么消息我都不知道了。

抬腕显示成功率有个八成吧,反而是翻腕滚动屏幕成功率更高。通过先快后慢或者先慢后快两种方式翻腕,可以上或者下地滚动屏幕、切换消息。

 

可惜的是apps的支持还不够,或者是我没认真去找apps。Android Wear里明明有叫车的设置选项,可是却关联不了Uber或者滴滴。听说国行的好像是能叫滴滴的。另外支付宝也没有相关支持,无法做刷手表的二维码付款。

这两个是我目前觉得比较需要在手表上完成的事情。因为每次我叫车或者付款时,都不太方便掏手机。

 

哦对了,抬腕亮屏后,直接喊“OK Google”,就和手机一样可以用Google Now了。当然手机要保持翻墙状态。

 

按两下按钮会进入一个剧院模式,单击按钮解除。我也搞不清楚这个模式具体啥意思。剧院模式下,来消息的时候手表不会有反应,手机会提醒。要是真的去看电影的时候开了剧院模式,反而会被手机铃声吵到呀。

我用剧院模式一般都是充电的时候。手表充电时候会一直亮屏显示时间和充电进度,一直显示不熄灭。所以我把手表放到充电座上以后会开启剧院模式,手表消停了,手机也可以提醒消息了。

 

另外大部分穿戴设备都有的什么记步啊、测心率啊,moto360都有,不过我觉得不是很准就是了。Google Fit不支持天朝,就算我强行换日本电话卡、挂日本SS开启了Google Fit,换回联通卡以后也会自动关闭。幸亏Moto自己有个App叫做Moto Body,也是记录各种运动数据吧。这个我目前不是太关心,所以也不是很了解。

 

目前两天轻度使用感受大致就是这样了。硬件上我觉得Moto360二代是很不错的,我很满意。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大家还是尽量选择46mm的吧。42mm看起来有点小,而且46mm电池会更大,续航应该也更好。

软件方面我还不是很熟悉,初步感觉Google Wear的理念是把手机顶栏的各种提醒、推送信息聚合到手表上,辅以一些轻度的快捷操作。比较遗憾是我没法用它来叫车和付款。话说我明明网上看到说可以用Android Wear叫Uber的呀,谁能给我指条明路呢?另外因为我手机的联系人都是用的中文名字,所以想用语音直接给联系人发短信打电话什么的,似乎也不太灵光。

 

大致就先写这么多吧。

图片实在是懒得贴啊,找不到又方便墙内又能用的图床的。

 


 

话说昨天(2015-10-3)中午无聊,带阿布去琶洲看漫展了。

人好多,挤来挤去的,阿布居然也不嫌累没有吵闹,比较感兴趣地和我逛了两个小时。

最令我感到诧异的是她对手办很感兴趣。一直拉着我站到一个摊位看手办,然后怯生生地问我能不能买一个。

我问她到底看上了那个,她很坚定地指着这个:

阿布看上的手办居然好似Saber

我又带她到处逛了下,让她好好考虑到底自己想要什么。期间看到扭蛋机,很好奇地问我是什么,然后扭了个扭蛋。

可是她始终对那个Saber念念不忘,还是拉着我要回去看。

于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买手办居然是买给女儿的Saber。